澳门新莆京app7748

书记寄语
位置: 首页 > 党建工作 > 书记寄语 > 正文

澳门新莆京app7748:致广大而尽精微

发布时间:2024-06-25 作者:江学斌 编辑:唐自成 浏览次数: 次

在科技日益发达的时代,微电子技术作为高科技和信息产业的核心技术,其发展水平和产业规模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经济实力和科技实力的重要标志。微电子技术的特点是精细或超精细的“微”加工技术,这一技术以半导体为材料,通过微细加工手段实现电子系统的小型化和微型化,主要表现在半导体器件和集成电路芯片的制作上。微电子技术的发展不仅推动了通讯、网络、计算机等技术的快速发展,还使得大数据、万物互联、人工智能、智慧城市等成为现实,而卫星、导弹、雷达、通信、电子对抗……这些现代国防依靠的高端电子装备同样离不开微电子技术的进步。芯片技术成为当下中国科技发展“卡脖子”问题,尤其是芯片制造领域,中国芯片产业仍然面临核心技术和高端设备进口依赖的问题,一段时间以来,中国先进制造业与高科技产业受困于此。可以说一颗小小芯片,成了撬动地球的那个支点,“搅得周天寒彻”。

微电子技术“平均晶元面积越来越小、制造工艺越来越小、功能越来越强大、战略与应用价值越来越高”的特点正蕴含了“致广大而尽精微”的哲理。

“致广大而尽精微”语出中庸·第二十七章》。其云:“君子尊德性而道问学,致广大而尽精微,极高明而道中庸。温故而知新,敦厚以崇礼。”

“致广大而尽精微”告诉我们修身、做人、做事要有大的格局,同时要做好细节。这句话启示人们,谋事做人既要登高望远、胸怀全局,又要脚踏实地、积微成著,也就是我们通常讲的“大处着眼,小处着手”。

心怀大胸襟,树立大志向,涵养大格局,方能有大作为。如果说张载的“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描述了一个读书人应有的宏大世界,那么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则表达了每个人都应有胸怀天下的格局。无论是北宋名臣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还是林则徐的“海到无边天作岸,山登绝顶我为峰”,都表现了泱泱华夏心系苍生的精神传承,这也是中华文明生生不息历久弥新的源泉。

“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人生的境界要博大,但功夫要细致。古语说“轻者重之端,小者大之源”,说“尽小者大,慎微者著”,说“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也有“千里之堤,毁于蚁穴”,这都是在提醒世人,要善于辩证地看待问题,在追求大志向的同时不忘记微末之功,关注大局的同时不忽视细节之要,因为“细节关定成败”。

澳门新莆京app7748作为一所以电子技术应用、计算机应用技术人才培养为主体,涵盖财经和体艺文化特色人才培养的具有国际交流的中等职业学校,经过三十余年的办学沉淀,形成了“艰苦奋斗、锐意创新”的办学精神。站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今天,我们要弘扬“致广大而尽精微”的精神,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职业教育。

“致广大”就是要肩扛“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教育使命,心怀国之大者。职业教育作为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相连,对促进就业创业、助力经济社会发展、增进人民福祉具有重要意义。新时代,推动职业教育实现高质量发展,是我们必须要答好的考卷。我们要坚持教育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和人的发展服务相结合,坚持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坚持五育并举,培养全面发展的具有工匠精神的大国工匠和能工巧匠。

“尽精微”就是要具体工作中把控细节、科学精准、善作善成。我们要不断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健全课程建设, 深化产教融合,创新办学模式,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积极探索中高企协同培养现场工程师的人才培养模式,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构建理实一体化的“学科+专业”课程体系,建立“技能操作—技术应用—技能技术融合—技术创新”的阶梯式实践课程体系。我们要建立“微习惯”养成制度,培养学生受益一生的自律与自控精神。我们要研究“微课”与“微课堂”,深化教材和教学改革,普及推广案例教学、情景教学、项目式教学、混合式教学、模块化教学等新型教学模式,提高教学质量。我们鼓励教师搞“微教研”,解决真问题。我们要建日常的“微评价”,为基于大数据的增值性评价体系奠定数据基础。我们还要对制度及时“微调”,确保制度成为学校规范管理的基石。我们要创建学生才艺展示“微展台”,搭建“微成才”的进阶成长之梯,为学生不同成长阶段提供多样化的选择、畅通学生成长成才路径,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我们将保持“行百里者半九十”之警醒,以“致广大而尽精微”为总领,以大有作为来实现职业教育前途广阔,实现学生成长、学校发展与社会进步同频共振。


澳门新莆京app7748老版本app